十万级净化车间是一般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洁净车间,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电子厂、半导体厂、印刷厂、汽车工业、航天工业、光刻、微机制造等领域。但有很多小白同学不了解什么是十万级净化车间,下面简洁介绍十万级净化车间的知识和标准。
十万级净化车间是指,按尘粒数目和微生物数目来定义,尘粒最大允许数大或等于0.5微米的粒子数不得超过350000个,大或等于5微米的粒子数不得超过2000个,十万级净化车间标准相当于ISO标准的8级。在GMP标准中规定:每立方米空气中小于或等于0.5μm的尘埃不超过3520000个,小于或等于5μg的尘埃数不超过2万个,浮游菌每立方米空气中不可超过500个,沉降菌每器皿不超过10个。
在ISO国际标准中规定:≥0.5μm尘埃每立方米不超过3520000个,≥1μm尘埃不超过832000个,≥5μm尘埃不超过29300个。
十万级净化车间标准就是从行业标准上来说可以理解为洁净度方面的标准,一般的洁净度等级划分通常有十级,百级,千级,万级,十万级,三十万级!
从换气次数角度上来说:
十万级要求每小时换气18-25次,完全换气后空气净化时间不超过40min。
万级别要求每小时换气25-30次,完全换气后空气净化时间不超过30min。
千级别要求每小时换气40-60次,完全换气后空气净化时间不超过20min。
各种等级包括十万级净化车间洁净度标准参考如下:
ISO 14644 根据悬浮粒子浓度这个唯一指标来划分洁净室(区)及相关受控环境中空气洁净度的等级,并且仅考虑粒径限值(低限)在0.1um~5.0um 范围内呈累积分布的粒子群。
根据粒子径,可以划分为常规粒子(0.1um~5.0um)、超微粒子(<0.1um)和宏粒子(>5.0um)。
空气洁净度分级标准: ISO14644-1(国际标准)
十万级净化车间标准是:
1.尘粒最大允许数(每立方米);
2.大或等于零点五微米的粒子数不得超过3500000个,大或等于五微米的粒子数不得超过20000个;
3.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4.浮游菌数不得超过500个每立方米;
5.沉隆菌数不得超过10个每培养皿。
压差:相同洁净度等级的净化车间压差保持一致,对于不同洁净等级的相邻净化车间之间压差要≥5Pa,净化车间与非净化车间之间要≥10Pa。
下表为净化车间ISO标准,红色字符的即为十万级净化车间国际标准,(国标 GB 50073-201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该标准中规定的洁净室内空气洁净度等级同样采用ISO的有关规定)。
表格1 - 根据粒子浓度划分空气洁净度的ISO等级
ISO等级序数 (N) |
大于等于表中被考虑粒径的粒子最大允许浓度(个/立方米) a |
|||||
0.1μm |
0.2μm |
0.3μm |
0.5μm |
1μm |
5μm |
|
1 |
10 b |
d |
d |
d |
d |
e |
2 |
100 |
24 b |
10 b |
d |
d |
e |
3 |
1,000 |
237 |
102 |
35 b |
d |
e |
4 |
10,000 |
2,370 |
1,020 |
352 |
83 b |
e |
5 |
100,000 |
23,700 |
10,200 |
3,520 |
832 |
d,e,f |
6 |
1,000,000 |
237,000 |
102,000 |
35,200 |
8,320 |
293 |
7 |
c |
c |
c |
352,000 |
83,200 |
2,930 |
8 |
c |
c |
c |
3,520,000 |
832,000 |
29,300 |
9 g |
c |
c |
c |
35,200,000 |
8,320,000 |
293,000 |
a:此表中所有浓度是累积起来的,例如:ISO等级5,0.3μm之10,200个粒子包含所有大于等于此 粒径的粒子。 b:这些浓度需要大的取样体积。可以应用顺序采样法;见附录D。 c:极高粒子浓度的浓度限值并不适用于此表格范围。 d:低浓度粒子的取样和统计局限性与分级不适宜。 e:由于取样系统存在潜在的粒子损失,对于低浓度和粒径大于1μm的粒子来说,样品收集局限性 与分级不适宜。 f:为了详细说明与ISO等级5有关的粒径,可以改编并使用与至少一个粒径有关的大粒子描述符M。 (见C.7) g:此等级仅适用于运行中状态。 |
在净化车间中,风管风速的选择不仅关系到系统的运行效率,也直接影响着噪音水平。为确保系统噪音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通常为40~
高效过滤器(HEPA)是净化车间装修工程必不可少重要组件,它能够有效捕捉和过滤空气中的微粒物,保证洁净空间内的空
食品厂无尘车间的温湿度控制对于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食品厂无尘车间的温湿度通常要根据具体的食品加工工艺和产品要求
交叉污染是洁净室中的一大隐患,它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例如人员活动、物料传递、设备清洗和消毒等。为了防止洁净室的交叉污染,